机械-我国罐头行业应双管齐下内外兼修
从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得知,2005年前7月,全国罐头产量达174.7万吨(范围以上企业),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.46%;前7月我国共出口罐头123万吨,同比增长24.83%,出口额9.2亿美元,增长19商业用地房拆迁如何赔偿.86%。 我国罐头工业的发展不但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,而且反应在品种、技术、企业和市场等方面的变化中。 蘑菇、芦笋、桔子等1批出口强势品种,在国际市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,可以称得上我国出口罐头品种的“常青树”。近几年,罐头企业积极适应市场,开发出许多新品种和新包装,有力地推动了出口增长。 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内市场将是未来罐头工业发展新的增长点,在前不久公布的中国名牌中,“古龙”和“梅林B2”两大肉类罐头品牌榜上着名,这是罐头行业品牌首次跻身中国名牌,而名牌罐头的诞生必将有力促进国内消费市场的成长。不过,目前我国罐头产业存在3大问题: 增长方式粗放 产品利润低 出口增长主要靠量大价低取胜,产品附加值不高,缺少自主品牌,加上行业无序竞争,罐头产品的利润空间非常狭窄。国家统计局2004年经济分析统计快报显示,全国645家范围罐头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2.51%,年人均利税仅为8000元左右。无序竞争的结果不但使企业利润减少,而且市场风险加大,我国罐头出口频繁遭受国际市场的贸易及技术性限制和壁垒。 本钱压力加大 企业不堪重负 原辅材料大幅度涨价,加重罐头企业运营难度。近两年与罐头加工相干的原材料本钱全面上涨,项目多达10余项,主要包括马口铁等包装材料,猪肉、鱼、蔬菜等原料,食糖、食用油、煤、油、电、水、运输和人工费等。其中,约占罐头制造本钱1/3的马口铁的价格累计翻了1番左右。上游产业的涨价不但直接增加了罐头制造本钱,而且由于签订合同与国内涨价的时间差及市场竞争等因素,工厂承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和市场压力。 国内需求不旺 市场有待发展 我国罐头以出口为主,国内消费市场滞后的问题没有解决。我国罐头已出口到世界140个国家和地区,国外市场潜力巨大。但由于缺少强势品牌通知拆迁到真正拆迁多久,在国内缺少宣扬,消费者存在许多误解,罐头产品内销市场增长不快。特别是近1时期,少数伪劣罐头产品对全部行业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。要保持罐头产业可延续发展,必须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宣扬力度并增加投入。 多管齐下促产业发展 在我国,罐头行业1直发挥侧重要作用。罐头行业与农业发展、劳动就业及地方经济有着密切关系。罐头加工所需原料全部来自农业,每年大约需要1000万吨农副产品原料,罐头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。同时,罐头加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,为安排劳动就业,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前程。因此发展罐头产业1方面可以直接扩大农产品出口,成为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载体;另外1方面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,增加农民收入,带动农村经济发展。 中国罐头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可行之路。 扶优扶强 加大对罐头行业强势企业的培养和支持 针对目前罐头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不高,强势企业不强的现状,通过政策扶持,企业本身努力,重点支持强势企业发展,提高这些企业的范围化、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,从而提高行业集中度。 支持农业基地建设和工厂技术改造 以菠萝罐头为例强拆通知发了就可拆房吗,我国广西、广东和海南可以大量发展,农民种植菠萝每亩收益在2000元以上,而且可以利用山地、坡地。泰国是全球菠萝罐头主要生产国,其基地化种植充分保证了良好原料的供给,连续化和机械化加工保证了范围化生产和产品质量。这位负责人介绍,我国菠萝生产水平差距主要也是体现在这两个方面。因此建议国家加大扶持,选择1两个具有发展前景的品种,对企业的基地建设和技术改造进行重点支持。 对承包经营项目予以必要的政策扶持 我国罐头工业起步早,国有经济成分曾占有主要位置。近几年通过改制和重组,国有成分约占全国范围企业的13%,在这些企业中,1部分良好资产继续发挥作用,正常运行。例如上海梅林、厦门罐头厂等。还有1部分国有企业采取承包、租赁经营的办法。目前,地方政府10分重视招商引资,对建设新工厂给予了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,而对能够盘活国有资产,促进资产保值和解决职工生活问题的承包经营项目,1样应给予政策扶持。 加强国际同业间交换 随着罐头出口增加和产业发展,我国罐头行业在世界市场和同行业中的影响逐年提高,与国际交换的方式和机会大大增加。每年,有许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参加展会和国际会议,同时也请进来,在国内组织交换活动。据悉,中国罐头工业协会正在积极争取承办2008年世界番茄大会。